5月14日上午9时,习近平主席步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言席。
40多分钟的演讲,冷静自信,智慧通达。
演讲全程,现场响起27次掌声。
掌声属于中国,掌声属于世界。
从对丝路精神的生动阐述,到对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深刻思考,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彰显宏阔的历史思维、共赢的发展思维和智慧的创新思维。
“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对美好前景的展望为各方相向而行提出了重要准则。
鉴古观今:以丝路精神启迪相遇相知的历史观
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茧与蝶,破与立,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哲思成为今日之鉴。
捷克著名政论家、布拉格扬·考门斯基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主任奥斯卡·克莱伊齐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特别注意到,习近平主席谈及古丝绸之路时指出,和时兴,战时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表明,中国将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而这正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任务。”
“‘一带一路’在世界上声誉越来越高,这个中国倡议正在惠及世界。”在现场听完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尼泊尔Muldhar新闻网站主编罗桑·卡德加深有感触。他表示,5月12日尼泊尔已经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一带一路’会使尼泊尔更好地融入世界,随着互联互通的推进,未来尼泊尔肯定会受益”。
“演讲鼓舞人心,非常精彩!”谈起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感想颇多,“习近平主席以‘鎏金铜蚕’和千年沉船‘黑石号’回顾古代丝路和各国友好交往的历史,寓意深远。他把文化的多元性因素放在一起考虑,让每个国家都能够融入其中,都有参与的机会,这是中国倡议获得世界点赞的关键。古丝绸之路书写的精彩篇章已写入历史长河,今天,‘一带一路’的宏伟实践见证着新时期的文明起航。”
“用丝路精神之烛照亮世界未来,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体现了一个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大国所具有的诚意、勇气、担当。”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评论说,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丝路精神,既致力于构筑有形意义上的“一带一路”,更致力于构筑“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
在沈壮海看来,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文合作机制,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美妙图景,将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引领世界相向而行,走上一条相遇相知、相融相交、相合相乐的康庄大道。
思近虑远:以互联互通助推经济全球化的治理观
条条大路通罗马。
实际上,中国最早通往罗马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今天,来自意大利的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来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现场,感受这个东方古国的变化:“仅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就达145亿美元。习近平主席在今天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支持。相信许多意大利企业都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从中获益。除在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外,中意两国还可以通过5G网络和超高速宽带打造一条‘数字高速公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很有预见性地推动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发展援助在内的一系列广泛国际合作。”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赛丘克·绰拉克奥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际上是以贸易自由化的方式促进一个国家融入世界的步伐。这一倡议的基石是平等、开放和相互尊重,这正是通向未来的关键钥匙。
“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伟大发展构想——专门从事反恐研究的北约基金会新兴挑战研究员马泰奥·布莱森评价说,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的重要论述对缓解部分地区的冲突与动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尽管当前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但相信中国不仅将在经济方面,还将通过文化、科技等软实力担负起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推动世界繁荣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当今世界的变革调整提供了方向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这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时代内涵,将引领包容性全球化的推进,特别是对文明之路的阐释,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前景。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中,有不惧万难的信心,也有不避问题的冷静。
“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体现了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担当。”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志明说,“其中既包括了经济、贸易、金融领域的内容,也包括政治、外交、人文、安全方面的主张,是全面、综合、系统、发展的全球治理观,也是中国对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共同挑战的思考和回答。”
“演讲的内容蕴含着辩证思维和共赢思维。”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梁家峰说,中国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这些理性务实的举措,必将造福世界,引领繁荣共进。
“具体的实施内容,体现了务实的精神。”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五通”建设的持续推进,必将推动新一轮国际合作,给世界经济增长增添新的持久的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平台。”格鲁吉亚第一副总理兼财长库姆西什维利说,格鲁吉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中转地理优势,格鲁吉亚将会积极参加,确保“一带一路”有顺畅的走廊。
守正出新:以数字丝路成就青春梦想的创新观
守正,就是坚定地携手前进,走出阳光大道;出新,就是要以创新理念谋求共同发展繁荣。
“会场上,数十次掌声响起,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了世界认同,其本质就是‘普惠之路’。”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副“解毒剂”,是管控国家之间分歧的“定海神针”,是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到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这些倡议既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要作出应有贡献。我们正在进行‘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将与各国和国际组织科学家一起,发挥空间科技的能力,为建成‘数字丝路’不懈努力”。
在现场听到习近平主席对“数字丝绸之路”的展望,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倍感振奋,他说:“这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要求,是带动全球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习近平主席提出,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厂,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这将为全世界的青年提供创新创业的大平台。”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对此,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表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机制的创新,将是未来的一个重点”。他认为,一个内容就是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加大参与国际规则制度与联通,高校责无旁贷。“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即将落户上海海事大学,这将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古拉姆·阿里在北京大学收看了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这次峰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古拉姆·阿里说,“中国分享自身的发展成果,不仅体现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涉及光纤通信等高科技领域,还体现在力图建立民心相通的文化桥梁。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分享过程中,中国始终强调尊重他国的价值观、文化和社会政治体系。相信未来‘一带一路’倡议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