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诗词具有革命性、时代性、坚定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对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仰、铭记初心之源、厚植爱国情怀、塑造高尚人格、提升人文素质具有重要影响。管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为促进支部党性修养,大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特推出《我在家乡颂祖国》主题活动。
本次推荐经典红色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作者毛泽东,推荐人:耿如明。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诗词介绍:
这首诗写于1935年2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大“围剿”遭到失败,主力部队被迫撤出中央苏区,1934年10月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北进,越过娄山关,渡过赤水,准备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事与愿违,途中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越过古蔺古案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立即决定从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二月。
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有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堪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
推荐理由:
这首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最后二行让人有一种仿佛亲眼见到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望万里祖国壮丽江山之英姿。他看见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阳,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
全词只写了中央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篇幅虽短,“份量”很重。它使人在获得强烈感染的同时,欣赏到高超的艺术技巧。
第三党支部耿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