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与指导

大学生就业找准方向无难事

作者:   时间:2014-01-20   点击数: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怎么就这么难?

仁和会计调查了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造成现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下几种:

一、    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这是《2005——2012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数据图。从图表中,我们发现2005年大学生毕业数是338万,逐年攀升,到2012年已高达680万,七年的时间,人数翻了一倍。而企业的用工需求因为经济原因,不增反降。再加上近年来农民工、下岗职工也大批加入到求职市场。所以,当今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突出。

二、    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

一方面,从课程的设置上。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的课程内容老套、单一,专业技能性不强,大学生们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工作屡屡碰壁,“没有经验”成为他们被拒之门外最现实的一个理由。用人单位肯定大学生们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又不愿意花人花时间去培养他们,而更愿意用其他有经验而又没有大学生那种“傲气”的社会求职人员。

三、    大学教育缺乏职业教育

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占据非常大的比重,与之对应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仍然极为薄弱。对于高中生到大学生,学生身份的转变、学习方式及方法的调整,大学没有积极地引导;从大学校园到社会的转变,大学也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就业信息的闭塞、就业能力的短缺,学生缺乏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四、    部分大学生求职能力偏低

毫不夸张地讲,很多大学生大学四年是玩过来的。既没有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更别说具有忧患意识,多学技能、多拿证。试想,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哪个用人单位会用?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大学期间,功课学得很扎实,简直把大学当成了高中第二,整天泡在课堂和图书馆,完全没有课余爱好和社交能力。这些“书呆子”们,满腹理论、缺乏实践经验、不懂人际关系,毕业后完全没有生存能力,很难想象他们能找到好的工作。

五、    部分大学生自我期望值过高

处在“就业难”大军中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其实不是没有工作的机会,而是“瞧不起”这些工作的机会。很多大学毕业生自视读了四年的大学,也算是有文凭的人,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如果毕业后从事的都是些基层的工作,呆在小企业,拿一两千的薪水,还不如一些初高中毕业生的状况,“自尊心”就会作祟。所以他们宁愿待岗在家,也不愿做这些工作。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企业“选才更难”!

在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选才难”的问题。我们仁和会计在智联、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上翻看很多企业的招聘条件,发现除了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相关证书、团队协作意识等基本条件外,还附带“至少在该行业拥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或“应届毕业生勿扰”等条件。明明企业发展正值用人之际,但是这些单位宁愿岗位空缺,也不愿用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不得不成为大学生们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企业需要大学生,但是不愿用应届大学生。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   应届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

也许有部分大学生会觉得奇怪,现在的大学生哪个没有打过工,怎么能说没有工作经验呢?我们这里所说的工作经验是针对企业岗位需求而言的。不可否认,很多大学生都打过工,但是绝大多数是因为勤工俭学或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而极少有人是针对自己日后的工作规划而找相应的打工机会。例如,会计专业的在读大学生,有多少会在会计事务所、中小型企业做过兼职,积累过实操经验呢?作为会计,你没有实操能力,毕业后,自然不会有相关的单位用你。

二、   绝大多数应届大学生EQ不高、阅历不够。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身子女,生活在一个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从小养尊处优,即使在中学奋战的那六年,父母也在身边做好了万全的后勤工作,学习得没有后顾之忧。再加上,中国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轻视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所以,当代学生绝大多数在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挫折承受力等方面不强,导致步入社会后,很难适应。在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情绪的把控,甚至于工作态度都有很大问题。对于“娇惯的一代”,没有在社会中磨练过的,用人单位是避之不及的。

不怕就业难!做好中国式大学毕业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学历型转向全能实用型。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被拒之门外,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为生存而选择一份并不理想的工作。那些在校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就业形势似乎真的很严峻。但是,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本质,我们会发现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的岗位需求,用人单位也在为“招人难”而眉头紧促,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没有工作”,而是“竞争大”。

以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例,如果想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会计相关的工作,仅仅依靠本科文凭是远远不够的。会计是个实战性很强的行业,除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相关学历和职称证明外,还得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在校期间,大学生们除了要积极主动地考证外,还得抓住一切可以提高自己实战能力的机会。没有企业可以实习,可以到实战经验的培训机构去实操。

就业虽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个人问题。无论外在的政策和形式怎样,找工作的是个人而不是社会。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是大学生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的时候,都会附带一些条件,如果你拥有了这些条件,这个职位当然就是你的;如果你什么都不会,怎么可能奢求用人单位会用你。所以,各位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在大学期间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并为了实现它们而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一条条地获得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这样,毕业之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社会是残酷的,人生是可控的。虽然中国的大学教育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但是广大的大学生们仍然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做好这中国式的大学生,收获成功!

版权所有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 

书记信箱:383129834@qq.com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