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创新创业大火,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甚至在校的大学生开始加入此类项目。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2017创新创业政策又有哪些新变化。
(一)“双创”回顾: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合理运行
“双创”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去年以来全国掀起了“双创”的热潮。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发展生态明显优化,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创业投资领域募集资金量,去年是前年的1.79倍。目前,据有关机关测算,我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位于前列。
去年,每天新设立的企业是1.5万家,如果加上个体工商户等,每天是4万多家,市场主体在“双创”的促进下迅速增长,全国市场主体去年年底已经达到8700多万户。“双创”带动了就业。2016年初创企业新增招聘岗位数超过了240万,对新增招聘岗位的贡献率达到了18.7%。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明显提高,去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61.5万人。参与分享经济、网络经济服务的人,都是几千万为基础,最活跃的分享经济、网络经济都与“双创”密切相关。“双创”还提升了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增长率分别达10.8%、10.5%,比整个规上工业的增长率6%高出4个多百分点。“双创”平衡了供需,顺应了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提供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服务,扩大了有效供给,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双创”在孵化企业、带动就业、提升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二)政府报告:
打造“双创”服务体系,大力支持灵活就业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切实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扶持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让人们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报告同时指出,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性中小微企业支持,打响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
(三)委员发言:
休学创业仍需谨慎,实现学生在读创业
委员杨文:大学生休学要因人而异,全盘思考,就像他们找对象一样,一方面不要错失机遇,另一方面又需要谨慎。创业的大学生感觉需要更系统的知识结构的时候,还是应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大学的学科、专业都有系统性,如果大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专业基础打造牢固,再利用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走向社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委员郑惠强:大学可以在现已倡导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课程的设置、考核方式的调整,实现大学生的“在读创业”。同济大学就尝试改革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法,面向校内招收正在创业的有意愿转专业的学生,让学生实现创业、学业“兼得”,进一步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成本。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2017年3月11日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秘书长徐建培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他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支持大企业、龙头骨干院所与高校和青年人共同建造专业化众创空间,使年轻创业者的梦想能够更快地接地气,接到市场上去。我们还要在人才上多下力气,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我们不但要注意集聚天下英才,使各国科学家都能够到中国来,参与我们的创新事业,还要培养骨干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使青年人才特别是大国工匠、职业农民这些技能型人才都能够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3年前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中华民族蓬勃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就此被激发了出来。在“双创”浪潮中,大学生更应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双创”,为国家创新提供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