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金三银四”求职季。最近网上流传一条毕业生采访视频,其中来自某名校、两位毕业生表示,理想的起薪至少1万元,否则就一起继续读博。
暂且不论她们对起薪的要求是否合理。这种“工作不够好就继续深造”的逻辑,可以说是学生思维中最典型的一种。
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同学:觉得今年“就业形势不好”就申请延毕的;想在校园里多待几年而继续读研的;也有不少像这两位女生一样,观望形势,嫌薪资不够高去考研、考博的。
就我有限的了解,这样的同学,不论是什么专业,多一个文凭或延期以后,也没拿到什么惊艳的Offer。而我身边凡是拿到优秀工作机会的同学,从来没有这样想的。
“工作不够好就继续深造”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思维:分明是缺乏清晰目标造成的问题,却想用更没有规划的延迟法来解决。
读博未必是有追求,也可能是偷懒的表现 。
“如果A不好,那就选B吧。”这种排除法,是典型的应试逻辑。
考试的前提是,眼前的选项有限,且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
但是真实的人生中呢?根本无所谓“正确”答案。只有特定前提下的最优解。这个前提,就是个体的处境、目标和价值标准。
很多同学去读研、读博不是因为深造“更值得”,而是因为混迹校园跟更容易——毕竟求职要踏出舒适圈,去面对全新环境和更多生活压力。
深造则意味着可以继续享受食宿无忧、时间灵活的校园环境,而代价只不过发挥已经娴熟的考试技能而已——何况本校直升,连笔试都不用,面试的老师可能还很熟。
不是工作不好找 是你没做好准备 。
到了招聘季尾声,大多数同学已经offer在手。这两位女生的学校专业算得上业内王牌,同学中起薪过万者大有人在。说公司提供不了“满意的薪酬”,显然不是这届招聘单位不行,是个人竞争力配不上心理价位。
不少同学虽然在校表现优异,但确实没有做好适应职场的准备。
曾有一位名教授说:大学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输出公司需要的熟练工——那是职业技术学校做的事情。大学生产的是优质的“璞料”,是从石头到美玉的差别。
那些怀着“今年我没准备好”,于是“延期一年”或者“多读几年”心态的同学,本质问题是缺乏规划意识。延期之后,“找工作”这件事就从迫在眉睫的危机,变成了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于是,未来几年又回到无工作压力前的状态,直到危机再次出现。
这好比,长不出脚的蝌蚪,在水里继续悠游也只会成巨型蝌蚪,没办法变成能跳上岸的青蛙。
高学历 ,替代不了职业匹配度 。
微博上有同学吐槽,人生中第一场笔试在“我们不招硕士只招本科生”中结束了。
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差别,不是小学,初中和高中那种知识量增加的差别,而是培养目标上就有所分化。
这一点,美国的学校比国内明确得多:本科教育偏重通识,硕士教育面对就业应用,博士培养则针对学术科研方面的深造。
这就意味着,离开科研领域,一个博士尽管在专业视野更深,但能匹配其特定优势的职位选择往往更窄——毕竟,换位到用人单位的角度思考,出于节省用人成本,企业更倾向于录取能够满足岗位能力的最廉价劳动力。
除非多年的学习带来的专业视野,能够贡献工作经验所不可取代的价值。否则,在同等应届条件下,企业必然宁可聘用薪资要求更低,而更年轻且精力旺盛的本科、硕士生,而不是博士。
博士生起薪或许可以比硕士高,但一定记得,博士应届生的职场对标对象,是有六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三四年工作经验的硕士生——按这个标准看,只图多读三年换来几千起薪的差别,真的划算吗?
“工作不好找就读研/读博/出国”这种学生思维模式,很可能会让你走好几年的弯路。
价值单一、线性思考、应试导向的“学生思维”,不只属于校园党。很多人虽然迈出了校园、更换了“皮肤”——妆容精致、西装笔挺,可是“学生思维”还没有卸载。这等于是在用简单陈旧的操作系统,运行职场乃至人生的复杂问题。
是被动应试,还是主动“选题”?
一个男生,去年刚毕业,进了国企,我发现今年春招他又在找工作。
“就是做做账,偶尔可能打个飞的去送发票。”他说,“这还是其次。单位里基本是中年人,勾心斗角水有点深,而且少数几个年轻人都是女生,也是这样。我玩不来这一套,工作没优势不说,夹在中间也吃不消。”
我怎么也想不出,他这么一个喜欢蹦极的海龟党,当初怎么会选这样的国企。
“回来的时候很多企业秋季招聘截止了。家里刚好有关系……图省事儿就进去了吧。后悔死了。”“看看公司里有几个待了三五年的人,当初其实也不喜欢这个氛围,但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拖了一年又一年,职业技能也没有特别的提升,现在想离开更难了。我现在虽然没有应届优势,但总有机会,不如趁早跳出来。外企更适合我。”
只会被动接招,不会主动出击或破局,这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延续。在校园考试中,题目都是现成的。学生需要做的就是问什么答什么,从来不用关心要做哪张考卷,因为没得选。
可是在真实社会里,把什么问题安置到人生进程中,比如找什么样的工作,往往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而你的可选范围的大小,要看你是否主动了解信息,乃至不惜头破血流去争取机遇。
只会掇拾唾手可得的机会,或者身边人根据他们喜好投喂给你的选择,很可能会把自己推上不属于你的赛道,最后步履维艰。
要苦劳思维,还是效率意识?
实习的时候和同事聚餐,意外发现另一桌是老板和一位程序员。在背景音乐和嘈杂的人生中,隐约听到这是一场有关离职谈话。
大概是这位情绪激动的开发师觉得,过去一年自己是公司里加班最多的,但年终奖只有另一个同事的一半。而那位同事所承担的项目量,还不如他的多。
这位程序员同事的勤劳是全公司公认的。大家有目共睹,为了让产品及时上线,他在公司通宵不止一两回。
坐在身边的产品经理小姐姐有点过意不去,欲止又言:“跟他合作真挺头大。他做得很快,但是有时候不完全是我们要的功能。我们发现不对,希望他改一下,他会有很多意见。”小姐姐一脸幽怨:“要换成那某某写代码,就会把问题和我们及时反馈,沟通好了再做。这样大家就都不用加班了。”
过年后上班,我们就没再在公司里见到那位程序员小哥哥。
这是实习期间最有收获的认知之一:职场不像考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卷子上把字写满总是有点分数的。
老板,或者说客户真正需要的东西,才是有效的。一味勤奋却不在对的方向上用力只会做无用功,其实谁也感动不了。
坐等表扬,还是主动邀功?
一位姑娘在欧洲工作,做五百强外企的管理咨询。她秉承着一贯的勤勉努力和低调内向,连续两年都没有得到promote。她有些坐不住,但又没法说,觉得可能遇到种族歧视。
后来她和一个印度裔工作伙伴成为健身房的好友。在一次闲聊中,对方了解到她这样的吃苦耐劳和业绩出色,却在郁闷老板“没有动静”,惊异得下巴都要掉了。
“你应该主动和老板汇报工作并要求升职加薪。你不提,老板怎么知道?除非你做出了超预期的突破,否则他们并不会一眼看到你的业绩成就,以及你的上进意愿。”
后来在一个项目出色完成后,在非正式聚餐时,她向老板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老板的反应是:哦,你怎么不早说呢。
老板可能是个哪吒,处理起公司内外会议、谈判、招聘仿佛有三头六臂,北上广深纽约巴黎飞得天马行空……但没有老板是千手千眼观音,能每时每刻洞察到每一位员工的杰出业绩,握着相应的奖金和升职机会向你召唤。
在校园里,考试考到前三名很容易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在环境简单,评价标准单一的体系内,鉴别优胜者的时间成本很低——比如一个班级的学生回答同一张考卷,分数高低老师一目了然,奖学金按排名高低自动分配也毫无争议。
更何况,学生在校本来就是享受老师的“教学服务”的。
但是在社会工作中,许多项目是团队协作完成的,而各人工作量和难度不一,工作内容又有一定专业性。
一个项目中,你发挥的贡献有多重要,部门领导都未必摸得清,何况更高层的领导?在对你的贡献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找什么理由给你加薪呢?
何况比起加薪,升职不仅意味着对能力的肯定,还意味着,你得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接受更大的挑战。
仅凭在现有岗位上做得出色,老板怎么知道你是很享受周末品酒、下班带娃的生活,还是有五年之内升职到高管的野心呢?
老板到底不是老师,没工夫天天思考给谁发小红花。虽然用不着吹捧自己或者做形象工程,但去自我表现,而不是劳动领导费力地挖掘你的才华,或者让你的业绩被识别起来少一些阻碍,绝对是职场沟通“界面友好”的表现。
职场上,误人不浅的“学生思维”还有很多,你有什么扎心的体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