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师发展 >> 正文

杏坛论教·课堂新篇 张苛:坚守与蜕变——教育初心与课堂教学的思考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5-21 [来源]: [浏览次数]:

坚守与蜕变:教育初心与课堂教学的思考

管理学院旅游教研室 张苛老师

回首间已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了十余年。这十余年,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敬畏,在不断探索与前行的旅程中,与历届同学们一起成长;这十余年,我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也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逐步蜕变。

一、教育理念的践行

依然清晰地记得初为人师的一次教师节演讲中,日复一日的备课与夜复一夜的批阅作业在当时获得了诸多年轻教师的共鸣,那时的我认为教学的核心就是传授知识,只要备好课我就能上好课;课堂上,我按照教材中既定的内容讲解每个知识点,学生听讲、做笔记、做作业、考试;于是,不出意外地,我收到了学生们善意地提醒“老师,书上的字我们都认识”。我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有局限性的,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一般的问题。于是,在次年春天,我凭借班里六位同学的礼仪展示获得了校青年优质课比赛的一等奖,这应该是我教学理念转变迈出的第一步。我逐渐意识到,教学,不仅仅在于我教了什么,更重要的还要看学生学会了什么,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我们应该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育理念的转变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调整和深化的过程,这件事情要求我们必须主动且持续地学习,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前沿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领;我们应当在进行传递知识的同时,引领他们主动学习并追求向善、向美。这一理念日渐成为我教育生涯的指引。基于这样的理念转变,我开始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深挖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与统一。

二、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过去的时间里,我不断探索和实践各种教学方法。备课时,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元素,教材背后的知识内涵和价值观念才是更重要的教学内容。想要提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我们需要广泛地查阅资料,了解专业的学科前沿动态,关注行业的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更加丰富、生动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授课中,我尝试探索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项目式教学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考核中,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日常学习等指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反思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同时,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提升教学质量的另一条路径在于与其他同事的交流和碰撞。从老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时仍坚持在每堂课前反复打磨、深耕讲台的坚守,也看到了面对不同性格、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的智慧;从年轻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轻松地运用短视频、互动游戏等重构知识呈现方式,让课堂焕发AI辅助教学时代的生机,看到了专业知识的跨领域融合辅助教学及科学方法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中的灵活应用。我需要学习的很多,需要深入钻研前沿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需要持续拓宽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更需要努力地尝试自我突破。

三、教学改革的探索

教学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我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认识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如果我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为目标,产生上完一节课就等于历完一次劫的想法时,课堂结束时留给我的只有愧疚和自责;但当我以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而我收获的是职业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因此,我认为应当在教学中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课程实施的出发点与归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为追求的核心,反向设计并实施整个教学过程。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是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手段。我参加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AI辅助教学等主题的多次培训,尝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数字课程等信息化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来看,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实施、教学技术和方法的运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每一门和每一节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个巨大的挑战。信息爆炸时代下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我尚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把握,会不时陷入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的困境之中。这些挑战和困境给教学改革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但是我坚信,一具体就深刻,一困惑就出去。把问题具体化,就能深入地理解它;遇到困惑时,走出去,打破局限,调整心态,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努力的方向

回顾过去的十余年,我在教学中经历了一些成长和进步,收获了经验和感悟,但同时也深知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对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及时进行总结,使之凝练和转化成为系统的教学成果。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探索适合当下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关注教育领域中的前沿动态及技术运用,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同时与其他老师进行分享。

教育工作是一份良心活。随着时间的流逝,坚守不变的是为师者教书育人的初心;而随着时间的累积,我期望着日后能够收获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蜕变的成果。